材料1
丰收的季节,陕北高原到处是红彤彤的苹果。63岁的赵家村村民老赵看着果实,满眼的喜悦。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,四十年来他用劳动创造了财富,改变了自己家的生活状况,也见证了他们村乃至黄土高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“经常前胸贴后背,每天除了想吃还是想吃,饿得不行呀。”回忆起那时候的生活,打开话匣子的老赵苦笑着。
苦菜、烧圪卷、麻汤饭、酸菜,现在作为特色饭菜招待远方客人,可在老赵眼中,这些都是有时代印记的饭菜。“那时候偶尔吃个玉米窝头都幸福得不行。”老赵说。
那个年代人们主要是为吃穿发愁,孩子们盼望着正月有肉有饺子吃,条件好点的还能穿上新衣服。“记得当时村里有一家买回来猪肉,还没做熟就被孩子们吃得差不多了,日子过得太辛酸了。”老赵感慨。
1978年,来自远方的“包产到户”消息传遍了黄土高原的乡间田野,大家都期待的分田到户,让老赵看到了希望。“把地分到户以后,村民干劲十足啊!天不亮全家有劳动力的都上山劳动,直到晚上看不见才回家。山地上全部种的是小麦、高粱、谷子等粮食作物,平地上家家户户都种白菜、萝卜等时令蔬菜,不到第三个年头,交过公粮后自家的粮仓就再也没有空过。”老赵说,从那时起,孩提时代憧憬的顿顿吃的白面,成了家常便饭。“早上吃白面馒头,下午吃白面面条,招待亲戚客人再也不用问邻居家借了,肉也不再是过年的奢侈品。”老赵回想着过往,脱口而出。
经过几年勤劳奋斗,老赵家里吃的穿的都解决了,口袋里也有了些余钱,他就开始着手解决住的问题。在村里,盖新房的不止老赵一家。在解决温饱问题后,农村开始兴建住所,改善居住环境。手表、自行车、缝纫机、收音机“三转一响”早已是陈年往事,冰箱、洗衣机、彩色电视机成了普及品,网络、汽车和智能设备走进农户家中,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。
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,黄土地上的农民也在感受着不一样的社会气息。老赵不断从报纸书刊上获得社会变革的信息,而这些信息也一步一步改变着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认识。
在政府的宣传引导和自己思想转变下,他开始放弃种植小麦转而种植苹果,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。“不种麦子你吃啥呀?”“咱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好把式,种苹果能行吗?”当初许多村民劝他的声音依旧在耳旁环绕,然而“一根筋”的他并不为所动,坚持走自己的路。如今,长得郁郁葱葱的果树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,“你看看我这苹果,个大皮薄有甜度,看见就有胃口。”老赵笑着说。
“种苹果也是辛苦,但是钱袋子鼓起来了呀!”老赵说,现在十亩苹果每年可收入八九万元,尝到种植苹果甜头的他继续扩大种植规模,还添置了许多果园农业机械。他指着远处的山峁说,那边有他新建的十亩果园,等新园挂果,他的收入可以再翻一番,即使将来老得干不动了,二十亩果园流转给他人坐收流转金,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。
站在老赵家门口,只见大门左右角两只洁白陶瓷鸽子造型栩栩如生,大门两旁枣红色瓷砖上写着“吉祥如意步步高,一帆风顺年年好”,(横批)“家和万事兴”。走进院内,硬化过的院落再也不怕雨天泥泞不堪,水龙头一拧,白花花的自来水流个不停,干净整洁的玻璃替代了过去糊窗用的麻纸,院子一旁新建的果库也即将投入使用,整个院子散发着勃勃生机。站在村口往村里看,一排排窑洞跟城里的小区一样,整整齐齐。
“真是没想到我现在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!”翻着老照片的老赵感慨道,“想跟老伙伴唠几句,手机拿起来就打。想看看新鲜事,微信上多着呐。想到县里买东西,村口一天有好几辆班车。村里还建了一个图书室,摆上了科学种植养殖的有关书籍。晚上,大伙自发集合在村民广场,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,也有了休闲的好去处。这两年,大家还结成团,到北京、内蒙古转了转,可开心啦。”
“改革开放富百姓,党的政策暖人心;发展是条致富路,奔向小康永不停。”这是老赵经常念叨的一首打油诗,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的政策引领下群众脱贫致富的心声。
材料2
30多年前,刚结婚的王芳和丈夫蜜月旅行,从老家霍县乘坐小巴车,在土路上颠簸了3个小时才到达安平市。住了一夜后,他们第二天一早从安平市乘坐早晨6点的客车,晚上8点才到南京。
“现在,早上在家从容地吃完早饭,网上订个高铁票,网约叫车,30分钟到安平站,再乘坐高铁,1个半小时就可以赶到南京吃午饭了。”现已年近花甲的王芳感慨道,“现在的年轻人度蜜月,没有到不了的远方。”
王芳的感慨,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。广西的张平至今保留着一封1986年的家书。那一年,他被上海市交通学校录取。张平的父亲在家书中用简单的几行字,道出了当时的“漫漫长路”:“我上月26日在南宁送你上车后,乘下午4点22分的火车到玉林下车……等待回县城的车,直到晚上8点半都没等到,后来搭一辆老乡的大货车回县里,半夜才到家。”
在张平求学期间,南宁至上海的直达特快列车每天仅有一趟,全程42个小时。“如此漫长的旅程,由于开窗透气,蒸汽机车飞扬的煤灰从开启的车窗飘入,让白衫变成黑衣。”如今,南宁与上海之间已有高铁、特快列车、快速列车开行,多个车次可供选择,最快的高铁车次全程只要12个小时。去年8月,张平从南宁出发回乡探望父亲,零距离换乘动车、班车,全程仅用3个小时。不仅是陆路交通,张平家乡人坐飞机也越来越方便了。前些年,玉林和南宁之间的航线也开通了。
王芳和张平的经历是我国交通大发展的一个缩影。
党的十八大后,中国铁路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期。2016年,铁路部门调整了列车运行图。新图安排开行旅客列车3400多对,其中动车组列车2100多对,普速列车1200多对。旅客列车比原来增加近300对,增加的部分向二、三线和中西部城市倾斜。截至2017年年底,高铁营业里程2.5万千米,占世界高铁营业里程的三分之二;高速公路里程达13.6万千米,居世界之首;民用航空机场共229个,是改革开放初期的3倍……
让阳县自行车运动协会资深会员孙春想不到的是,几十年后,自行车竟然又成了人们喜欢的出行方式之一。孙春回忆说,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,中国被外界称为“自行车王国”。能有一辆“永久”或“凤凰”牌自行车,不亚于现在拥有一辆小汽车。后来,随着摩托车、电动车、汽车的兴起,自行车渐渐没落。近两年来,共享单车在各地兴起,解决了人们“出行最后一公里”的问题,自行车迎来了“新生”。与40年前不同的是,如今的自行车只是人们出行方式的众多选择之一。这个看似回到原点的出行方式,背后却是交通工具插上互联网翅膀后的又一次更新迭代。
“互联网+交通”正在满足人们个性化、多元化、便捷化的出行需求。买列车票再也不用到车站排队,在家里动动手指就可以实现;在很多城市旅游乘坐公交,手机APP可以实时告知公交的“行踪”和路况信息;想要打车,手机上网就可以约车……多地打造“城市交通大脑”,新技术带来的变革一直在继续,相关制度也在不断跟进。
对于每一个出行者来说,40年巨变之后,“说走就走,路不再长”,已成为现实。
材料3
2018年4月22日,在首届“数字中国”建设成果展览会上,青岛市民刘女士领取到了国家人社部签出的首张电子社保卡。在接下来的短短几个月里,电子社保卡迅速普及,丽水、福州、新余、九江、广州、南宁、海口等多地群众陆续申领到电子社保卡。
成都市民王女士得知电子社保卡申领的消息后,马上掏出手机进行申领。“把社保卡‘放进’手机,只需几十秒,简单得很!比如,从支付宝里点击‘城市服务’,选择所在城市,通过‘刷脸’认证就行了。以后办理相关社保业务,忘带社保卡,用手机扫码也能办。”据了解,为让群众“少跑腿,好办事”,电子社保卡申领渠道丰富多元,不仅包含各地人社部门官方APP、各地政务服务APP,还有社保卡发卡银行APP、支付宝、微信、平安一账通、云闪付等社会渠道APP,持卡人可自愿选择申领渠道。
工作人员介绍,电子社保卡有两种表现形式:一是手机端显示的电子社保卡二维码,用于信息系统识别人员身份、缴费结算、办理业务;二是手机端显示的与实体卡一致的电子社保卡信息,用于人工核对并办理业务。
目前,全国统一的电子社保卡已经在26个省份、230个城市发放。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城市被“点亮”,“电子社保卡地图”上星光熠熠,“一部智能机走天下”的梦想在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已经成真。
“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。十八大以来,社会保障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在加紧推进。着眼群众需求,回应社会关切,不断简化优化办事流程,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,是移动互联网‘助力’人社服务的缩影。”工作人员说,“我们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、大数据和云计算,充分满足群众诉求,建立了全国社保卡服务平台,迎来了电子社保卡,开启了‘人社移动服务’新时代。”
电子社保卡以实体社保卡为基础,与实体社保卡一一对应,是社保卡线上应用的有效凭证。部分先行地区通过多项民生服务精准发力,让这张“无形卡”发挥出“大能量”。
南宁市将电子社保卡融入“智慧城市”建设,持卡人仅需提供电子社保卡二维码即可出入公园、图书馆、博物馆等市民公共场所,实现“一码通城”。宁夏回族自治区、西宁市、潮州市等地区结合电子社保卡开展医保移动支付相关业务,持卡人在药店展示电子社保卡二维码,便可购药,用卡体验大幅提升。青岛市在电子社保卡中新增了“电子时间银行”这一创新应用,为志愿者提供长期可靠的记录管理和通存通兑功能,践行了社保“记录一生、保障一生、服务一生”的承诺。此外,还有更多城市通过电子社保卡开通了就医服务功能,就医时出示手机端电子社保卡,看病后不用排队就可直接线上缴费支付。
电子社保卡全面推进应用的同时,各地人社部门不断加强基础支撑平台建设、“互联网+人社”服务矩阵建设、社保卡金融功能应用、对外协同服务平台建设等。电子社保卡应用将在实体社保卡应用基础上,进一步发挥其身份认证、缴费结算、业务办理的重要作用。
展望未来,查询社保权益记录、办理待遇资格认证、就医购药支付结算、办理参保缴费等功能相继上线,电子社保卡还将逐步嵌入到各地政务服务、智慧城市、金融服务等应用场景。
今年年初,福州市民曾女士因为流行性感冒来到药店,从走进药店,到付款完毕,只用了不到十分钟。“以前忘带社保卡又急着买药就多花不少钱,现在,动动指尖,省时省心。”她告诉记者,领取电子社保卡以来,自己买药都是靠“扫码”,每次结算都很顺利,“在我的推荐下,电子社保卡已成为身边亲戚和同事们的‘标配’。”
有关工作人员表示,电子社保卡以实体社保卡安全体系为基础,结合电子认证、人工智能等互联网安全技术手段,构建了网络与持卡人之间的有效连接,从而确认“实人、实名、实卡”。用电子社保卡在手机端查询信息、办理业务时,借助在线认证、密码验证、人脸识别、风险控制等多种认证方式,能够确保“是我办事”“是我查询”,不用担心被冒用、盗刷和泄露信息。
2018年年底,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超过12亿人,覆盖全国88%的人口。下一步,随着电子社保卡的推广普及,社保卡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应用服务体系将全面建立,置身社保卡多元化服务生态圈中,持卡群众将获得更为广泛、细致、贴心的服务,尽享信息时代的“速度与温情”。
材料4
蜿蜒盘旋的山路、生机盎然的苗木,时值初冬的F县罗坝村苗木种植基地,漫山的红枫、桂花和玉兰苗木让人心旷神怡。
有着20年苗木种植经验的老周,从自家5亩责任田起家,如今已经是邻里皆知的苗木种植大户。在他的示范带领下,周边村民纷纷斥资种树,投身到荒山种树的大潮中,全镇上万亩荒废的山丘地重新披上了绿衣裳。老周说:“当初是为了谋生养家,但种着种着,山绿了,环境好了,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接踵而至。”
F县地貌以丘陵为主,传统农作物种植业很难有起色,年景好的时候也只能是解决温饱。
穷则思变,改革开放以来,F县开始规模种植绿化苗木,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,全县苗木产业种植已逾33万亩。
老周说,从全国来看,F县是数得上的老苗木产区,不仅品种多,而且规格全,有一整套苗木培育、种植、销售的队伍。仅他所在的罗坝村,苗木产业最兴盛的那些年,苗木经纪人就多达200人。当时的客户群不仅覆盖全国各地,有的苗木还走出国门,卖到意大利和韩国。在这之前,老周怎么也想不到,看上去并不起眼的苗木,市场竟有这么好,“大伙儿站在山包边就把买卖给做了”。
到2013年,全国各地苗木种植纷纷兴起,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逐渐凸显。此外,随着城市化建设要求越来越高,市场需求已经不再是过去简单的绿化和美化,彩化和艺化苗木正成为主流。伴随而来的则是苗木行情整体下滑,价格下跌导致苗农收入大幅度减少。老周深有体会:“像从前那样的传统方式,很难再有市场。”
在F县苗木种植的几十年发展道路中,不少苗农走过弯路、吃过亏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难题就是,市场需要什么,苗农就一窝蜂种植同一个品种,最后导致产品过剩。苗木卖不出去不说,还占用大量土地,最终只能被苗农忍痛当烧柴砍掉。
F县苗木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。“相比较过去小而全、品种多的状况,苗木种植的专业化、标准化和品牌化才是当下的发展方向。”县林业局李局长说。
“没有市场卖不出去的苗子,只有不符合市场需求的苗子。”李局长的话一针见血。在他看来,换个思维来理解,市场下滑期就是苗木产业结构的一个调整期,也是提升标准的过渡期。虽然行情不比从前,但标准化种植的苗木市场仍然存在,树冠统一的苗木还是供不应求。“要跟市场接上轨,不仅品种要好,树形要好,档次也要提高,只有符合市场需求的苗木才有出路。”
要转型,怎么转?难题摆在了作为传统苗木大县的F县面前。
“用过去的生态成果来发展旅游产业,形成‘绿色银行’,进一步增加苗木附加值。”在县委金书记看来,这不失为一条打破僵局的路子。2015年,F县以规划引领乡村振兴,突出产业支撑,走出了一条一产、三产融合的发展路径。
产业兴才能乡村兴,经济强才能人气旺。“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提出新发展理念,产业兴旺是农业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,是促进农民脱贫增收、生活富裕的保障,也是汇聚人财物力支撑乡村振兴的原动力。”金书记的一席话,道出了苗木产业转型的必要性。
登上位于F县苍山林海的观景台,放眼望去,五彩斑斓的苗木尽收眼底,这里是国家生态公园,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6万多亩的苗木基地辐射周边5个村,目前拥有各类精品苗木100余种。全县7个乡镇,通过这几年发展林苗两用林,不仅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,同时也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。
“环境美了,生态好了,游客来了,人气越来越旺。”看到苍山林海的变化,县外宣办王主任感慨道。这两年,F县举办的观花节、采摘节、旅游节,一天就来好几千人,通过一产带动搞活三产,让当地百姓实实在在受惠。
从民间自发种植到引进企业入驻运营,如今的F县通过加大林业招商力度,引进了省内外30多家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。
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理念,影响并改进了F县原有的苗木生产结构,标准生产、规模布局的工厂化育苗新模式正在逐渐形成,产品涵盖观赏绿化苗、经果林苗、用材苗、花卉、盆景和草坪地被等六大类400多个品种,年销售7亿多株,交易额40多亿元。
如今,苗农们尝到了转型发展的甜头。市场份额没少,赚到的钱更多。最为关键的是,通过产业结构及时调整,激发了苗农的种植热情,促进了苗木产业的发展。去年,老周所在的罗坝村人均收入就高达26400元。
根据给定资料1,归纳提炼改革开放以来赵家村发生的变化。(15分)
要求:
(1)分条归纳概括;
(2)表述准确、完整;
(3)字数不超过250字。
请结合给定资料2,谈谈你对其中画线句子“40年巨变之后,‘说走就走,路不再长’”的理解。(20分)
要求:
(1)紧扣资料,观点明确;
(2)分析透彻,条理清晰;
(3)字数不超过300字。
假设你是某市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,需要进社区向群众推广电子社保卡。请结合给定资料3,草拟一份介绍电子社保卡的宣传稿。(40分)
要求:
(1)紧扣资料,内容完整;
(2)条理清晰,语言准确;
(3)字数不超过600字。
给定资料4提到了F县在2013年发展苗木产业时遇到的困难,请谈谈F县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。(25分)
要求:
(1)针对性强,内容全面;
(2)条理清晰,简明扼要;
(3)字数不超过400字。
上一条:2019年公务员多省联考《申论》真题(重庆上半年卷)(考生回忆版)
下一条:2020年0822公务员多省联考《申论》题(重庆一卷)(网友回忆版) |